西丰县人民检察院 刘立翠
2018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2018 年,是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170 周年,是我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也是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各项决策部署的开局之年,2018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
恩格斯说: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可能站在科学的最高峰的。 同样,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民族,也不可能站在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前列。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理论自信。“理论自信”这一概念,究其内涵,主要是指一个政党对自身理论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对自身理论发展和未来实践目标的前景抱有坚定的信心、必胜的信念。放眼今天的中国,就是指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引导中国梦的必然实现性要有坚定的立场和充分的自信,并要求全党、全国人民坚定对这一理论必将引导中国梦的实现抱有必胜的信心。毛泽东曾经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旗帜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全党和全国人民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真理性、正确性的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在于它并非单纯的思维抽象或理论教条,而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理论成果,来源于中国的“具体实际”是其“真理性”之源,随着“具体实际”而完善是其“正确性”所在。 概言之,伟大的理论绝不是浮萍式的主观臆想,而是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 而理论并非仅仅为了去“认识世界”,而重在以其为指导去“改造世界”。 就是说,“理论自信不仅来自理论自身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更重要的是来自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成就”。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道路和历史经验证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实现了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快速稳定发展,开辟了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理论自信是最基本的自信,是自信的灵魂所在.在四个自信中,坚持什么样的道路,是一个政治立场的问题,而政治立场往往取决于自身的信仰。邓小平说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信仰坚定,党的事业才可昌盛;信仰淡化,党的事业就会受挫。
习总书记曾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文明像中华文明这样一脉相承,世界上也没有哪一个大国像中国这样饱经磨难后能再度复兴。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起点,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是中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起点,是中国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大国的复兴需要与之匹配的科学理论,这种科学理论不可能是“拿来”的、自发的,必须是自主、有为的产物。有自信,才有锐意进取的精神和乘风破浪的动力,才能最终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检察官要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推动检察事业蓬勃发展。
特别是要坚持政治原则、坚守政治立场,对于歪曲、污蔑、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言行,要敢于亮剑、勇于发声、坚决还击。